5歲女孩偷吃草莓!店員趕來要求「要賠整盒的錢」 媽媽做法讓人稱讚

01

小麗有一個5歲的女兒朵朵,聰明伶俐,十分惹人喜愛。這天,小麗帶著朵朵去超市買·一些日常用品。

超市琳琅滿目的商品對朵朵來說充滿了吸引力。一路上,她東看看、西摸摸,好奇心十足。

而此時,小麗正專心挑選水果,沒留意到朵朵竟悄悄打開了一盒草莓的包裝,並把一顆草莓放進了嘴裡。

等小麗發現時,已經為時已晚。正巧,這一幕被一名店員注意到了。

店員立刻走過來,語氣嚴厲地責備朵朵,同時對小麗說道:「你女兒吃了一顆草莓,這盒草莓就不能再賣了,價格是90元,請你賠償全額。」

聽完這話,小麗冷靜地回應道:「我承認我女兒的行為確實不妥,我願意承擔責任。但她只吃了一顆草莓,並沒有損壞整盒,為什麼要按整盒的價格賠償?」

小麗的回答得到了周圍顧客的支持。面對眾人的目光和議論,店員頓時語塞,感到有些尷尬,最後也沒再多說什麼。

小麗用這次經歷告訴朵朵,以後要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則,並耐心向她解釋了什麼是「尊重他人勞動成果」。

02

孩子在外犯錯,家長的哪些教育行為不可取?

雖然這位母親的處理方式很值得借鑒,但生活中更多的家長卻常常在面對孩子犯錯時採取不恰當的方式,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。

不分青紅皂白,直接責罵孩子

一些家長在得知孩子犯錯后,第一反應就是指責甚至羞辱孩子。比如,一位母親帶著孩子逛超市時,孩子吃了幾顆草莓,被員工發現后,這位母親竟當著眾人的面開始大聲責罵孩子,絲毫不給孩子留情面。

這種做法會嚴重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。他們不僅會對父母感到恐懼,也可能在內心種下自卑的種子。

而且,家長全程責罵卻未解釋錯誤的本質,孩子很可能根本沒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,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。

盲目袒護孩子,不讓孩子承擔責任

與責罵孩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的錯誤時一味地護短。

曾有一位家長,孩子在蛋糕店裡用手抓蛋糕,不僅沒有制止,反而對店員說道:「孩子還小不懂事,你們大人和孩子計較什麼?」全程沒有一句話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。

這種溺愛看似是對孩子的關愛,實則是一種「溫柔的傷害」。孩子在長期得不到規則教育的情況下,容易形成利己主義的性格,日後很難融入社會。

逃避問題,選擇帶著孩子離開

更有甚者,面對孩子犯錯,家長選擇直接帶孩子逃避問題。某早餐店裡,一個孩子將臟餐巾紙扔進了鍋里,弄髒了整鍋粥,而孩子的母親不僅沒有道歉,反而直接拉著孩子離開。

這種行為無疑給孩子樹立了錯誤的榜樣,讓孩子誤以為「犯錯后逃避就可以解決問題」。

03

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認識錯誤?

當孩子在外犯錯時,家長應該如何應對,才能既讓孩子認識錯誤,又不傷害其自尊呢?

平靜溝通,先了解事情經過

孩子犯錯后,家長首先要冷靜下來,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。可以溫和地問孩子:「為什麼要這樣做?」通過詢問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,有利於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。

及時糾正錯誤,承擔相應責任

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:「你的行為不對,這樣做會給他人帶來麻煩。」同時,引導孩子主動道歉,彌補過失。比如,孩子在超市吃了草莓,可以讓孩子親自向工作人員道歉,並賠償損失。

保護孩子尊嚴,避免過度指責

孩子犯錯固然需要教育,但家長也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。不要使用侮辱性的辭彙或在人多的場合大聲責罵孩子,而是選擇一個相對私密的環境與孩子溝通。

反思自身,做好榜樣

孩子的行為很多時候是家庭教育的映射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守規則、對他人是否尊重,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。因此,家長要以身作則,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。

果媽寄語

孩子犯錯是成長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一個部分,關鍵在於家長如何應對。理性、平和且有教育意義的處理方式,才能讓孩子在每一次錯誤中得到成長,也能使親子關係更加和諧。每位家長都應該用心對待孩子的每一次錯誤,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基礎。


來源:搜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