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人若想長壽,身體4個地方要「大」,若能占上一個也不錯

長生雖不存在,但是長壽還是可以實現的,數據調查顯示,女性的壽命要高於男性,在百歲老人中,男女比例為7:3,也就是說女性更容易成為長壽老人。

但是長壽並不是突然發生的,除了良好習慣的支持,還與自身生理結構密切相關。

女人若想長壽,身體4個地方要「大」,若能占上一個也不錯!

第一處、心臟強大

英國專家提出了一種觀點,他們認為女性的心臟血管功能更強大使得女性的壽命更長!

為此他們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調查,最後發現,男性20歲到70歲,心臟的起搏力度會降低20%,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,男性心肌中的三分之一的活性細胞會衰竭。

而同樣是20歲到70歲,女性的心臟內的心肌內的活性細胞並沒有衰減,隨著年齡的增加,女性的心臟運作情況與年輕時並沒有什麼兩樣。

所以,女性若是心臟功能強大,平時沒有心悸、胸悶等現象,也就更容易長壽。

第二處、臀部大

臀部不僅是一個女性展現自己魅力的重要部位,還和壽命的長短有一定關係。

研究證明,臀部脂肪可以降低壞膽固醇水平,提高好膽固醇水平,有助於防止血管硬化,甚至可以降低糖尿病危險。

所以在一定程度上,臀部大也是長壽的特徵之一。

第三處、性衝動大

可以這麼講,好色的女人更長壽,《英國醫學雜誌》上一項研究通過接近10年的隨訪結果發現,性生活頻率與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率呈負相關,一周有兩次性生活的人群死亡率是每月少於一次人群的一半。

擁有和諧的性生活,不僅會有利於讓兩人親密度升溫,還能更好的分泌出腎上腺素,讓體免疫系統保持最佳狀態,並能加速血液循環,均衡新陳代謝。

此外,還有研究表明,和諧的性愛還能對女性有效緩解經期前的綜合徵,減輕骨盆壓力,緩解腹部不適等症狀。

第四處、胃口大

中醫認為:脾胃為後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。

胃消化五穀,轉化為精氣,人才能脈絡通暢,氣血流通。如果女性胃口較大,說明脾胃好,這樣也能更好地吸收營養。

使得身體的氣血充足,那麼也就有望長壽。

女人若想長壽,還要闖過這三道壽命關!

一、卵巢關

女性年輕與否,與卵巢健康有絕對性的關係,因為卵巢會分泌一種雌激素,這種激素一旦分泌錯亂或者停止分泌,有可能會導致生理功能絮亂,皮膚粗糙,更年期提前,提前衰老等等。

所以,女性一定要學會保養卵巢,減少傷害發生。

如何調理?

1、食療補充雌激素

來源:皂角米、有機亞麻籽油等

有機亞麻籽油中含有豐富的雌激素歐米伽三脂肪酸,一湯匙亞麻籽含有3800毫克的歐米伽三脂肪酸,相當於深海魚油的10倍。

歐米伽-3多不飽和脂肪酸,是人體細胞膜的重要構成基礎物質,缺少歐米伽-3脂肪酸會造成皮膚粗糙,毛髮無光澤,過早出現皺紋。而且歐米伽-3脂肪酸是人體內分泌的基礎調節物質,對人體激素的合成有一定的調節作用,能夠減輕更年期症狀,對女性的痛經有一定作用。因此,每天可以食用一點有機亞麻籽油,作為補充歐米伽三脂肪的途徑。

吃法:每天用5ml的有機亞麻籽油加入到100ml的酸奶中,再依據個人喜好加入適量蜂蜜,既可以補充營養,又有助於潤腸通便、刮油消脂。

2、保持運動

女性最好每天堅持一定量的運動,因為卵巢早衰的女性會有更年期的一系列症狀,容易出現骨質疏鬆,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升高,多做運動對於預防骨質疏鬆以及心血管疾病很有幫助。

二、濕氣關

中醫認為,濕為百病之源,濕氣重的女人,容易引發各種婦科疾病,還會導致女性月經不調,月經量少,痛經,甚至閉經以及不孕。

因此,女性在平時一定要學會祛濕,減少自身危害。

如何調理?

1、不濕發入睡

女性頭髮長,不少人在平時洗頭不方便,總是習慣在晚上洗頭。

然而,洗好頭以後,一定要等頭髮晾乾才可以睡覺,否則濕法入睡,會格外加重濕氣!

最好的方法是,洗頭後用吹風機吹乾,這樣不但頭髮乾得快,還會避免頭髮上的水份侵入人體,造成濕氣。

2、每天泡腳

對於寒濕,我們要採取辛溫化濕的方法,泡腳就是很好的方法。可採用花椒、乾薑、辣椒、胡椒,每天泡泡腳出汗,來散寒祛濕。

用一個棉布包10克花椒,用繩繫緊,加水煮40分鐘,用這個水泡腳即可。倒進洗腳盆要漫過腳踝,這樣效果更好。

注意泡腳的時間最好不要低於20分鐘,溫度約40度左右,最好在晚上8-10點進行。

三、呼吸道關

女人一旦上了年紀之後,自身的呼吸功能就會下降,而且女性平時喜歡做菜,所處的環境空氣品質差,經常被吸入油煙、二手菸等有害氣體,則更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,如長期咳嗽、慢性咽喉炎、哮喘等等。

這時一定要學會保護身體,以免拖成肺癌。

如何調理?

1、勤開抽油煙機

由於廚房油煙中含有一種「苯並芘」的致癌物,可導致人體細胞染色體的損傷,長期吸入可誘發肺臟組織癌變。

因此,平時要減少煎炸食物,一定勤開抽油煙機。

2、重視體檢

肺癌相較於其他腫瘤比較容易被發現,所以一定要重視檢查,堅持1~2年做一次胸部CT,尤其是肺癌高危人群,更要重視。